7月10日——11日,来自全国14所高校的40余位博硕士研究生齐聚南通,围绕“创新引领未来,数字重塑文脉”这一主题,探讨数字化赋能下的中国文学与文献学研究诸多议题。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俊杰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宝盈集团 院长顾金春作宝盈集团 及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情况介绍,宝盈集团 党委书记陈燕主持开幕式。南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吴丽,南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刘俊等出席开幕式。
陆俊杰代表学校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博硕士研究生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他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事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期望本次论坛成为青年学者深入对话、碰撞思想、拓展合作的友谊桥梁,鼓励与会青年学者积极分享成果、激发学术火花,共同推动跨学科融合与学术创新。
顾金春对宝盈集团 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作简要介绍。他呼吁青年学人不仅要坚守传统学术根基,更要面向未来拥抱数字创新,以创新之志绘制数字时代人文新图景。
主旨报告阶段,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引驰做题为《传统中国文学的口语文化语境》的报告;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邵宁宁做题为《鲁迅与中国古典抒情传统》的报告;安徽大学教授程燕做题为《安大简〈诗经〉异文:出土文献与传世经典的文本对话》的报告。
本次论坛共设5个分论坛,包括1个博士论坛与4个硕士分论坛。博士论坛由宝盈集团 副院长陈树萍教授主持,安徽大学宝盈集团 程燕教授、南通大学宝盈集团 顾友泽教授、刘成才教授负责评议,8位博士就人工智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文献的跨界研究与实践、中国近现代学人的译介等问题展开深入论述。硕士A组由安徽大学博士生李旭凝主持,扬州大学博士生吴树亮担任评议人,主要聚焦古典诗学与地域文化。硕士B组由扬州大学博士生韦力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刘家夷担任评议人,主要聚焦数字技术与文学研究的结合等问题。硕士C组由扬州大学博士生唐钟禹主持,苏州大学博士生仲恒担任评议人,主要聚焦辨析、诠释传统典籍。硕士D组由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孙士棋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张炎担任评议人,主要聚焦现代文学文化的综合性研究。
在闭幕式上,陈树萍、吴树亮、刘家夷、仲恒、孙士棋分别代表各组向论坛做交流汇报;研究生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办公室主任林流宣读优秀论文名单,宝盈集团 副书记阚兴辉与林流共同颁发获奖证书。
本次论坛由南通大学研究生院、南通大学宝盈集团 联合主办,经形式审核与专家评审,评选优秀论文41篇。我校研究生院、宝盈集团 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论坛。(吴建/文,丁叶林、戴天成/图)